如果提到天堂般的熱帶海島度假,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除了明媚的陽光、碧藍的海水,應該就是如同漂浮在在海面上一般的水上屋(Overwater Bungalow)。這種建筑上有茅草房頂把雨水和驕陽擱在屋外,下有深入海底的高樁讓海水和魚類帶到房間下方,能給度假客們提供充足庇護及獨特體驗。但當你怡然自得地躺在吊床上聽海曬太陽,或者坐在屋內欣賞玻璃地板下的珊瑚和熱帶魚群時,你好奇過水上屋是怎么成為熱帶度假標志又紅遍全球的嗎?
誕生
上世紀六十年代,美國人Hugh Kelley、Muk McCallum和Jay Carlisle辭去了朝九晚五的工作,從加州搬到了大溪地群島,被世人稱為“巴厘海男孩(Bali Hai Boys)”。三個男孩熱愛法屬波利尼西亞一切的自然和人文風景,也希望更多人有機會去領略這秘境般的南太平洋,就開始在茉莉雅島(Moorea)和若依雅提島(Raiatea)上建造并經營度假酒店。
“巴厘海男孩”和他們身后的巴厘海茉莉雅島俱樂部(20世紀60年代)
茉莉雅島適合浮潛,位置方便又有美麗的海灘,三個男孩在這兒開酒店并沒什么困難,到了若依雅提島卻遇到了一個不小的問題?!叭粢姥盘釐u沒有海灘,這對我們是個大麻煩?!盋arlisle回憶道,“好在Kelley從當地的捕魚茅屋中獲得了靈感,決定把高樁打入海底并在樁頂建造房間,這既解決客房問題,有能讓度假客直接眠于瀉湖之上?!?/p>
男孩們真就這么做了。沒有電鉆等器械,他們直接用手打洞并把木樁插入海底;當地政府擔心水上屋可能破壞生態環境,他們就在水下添加了幫助珊瑚和魚類生長的設計;為了讓客人身處室內也能隨時觀景,他們特意把客廳地板換成樹脂玻璃,讓水下所以景色都通過這“大溪地電視”一覽無余。
誕生于1967年的全世界第一座水上屋度假村
水上屋幾經周折終于建成,最開始的時候只有三間水上屋。由于營業后立刻就收到了度假客們的喜愛,男孩們又造了六間,之后又造了三間,再然后,大溪地的其他酒店就開始仿建同樣的水上屋了。然而雖說這些最初的水上屋并算不上不豪華,它們卻讓法屬波利尼西亞開始散發更為獨特的熱帶魅力,而且逐漸遍布全球,引發了豪華度假酒店的設計和建造革命。
走紅
看到水上屋在大溪地取得成功,不少地方也開始沿用或修改“巴厘海男孩”的設計。據水上屋度假村預定網站“Overwater-Bungalow“最近一次統計,目前全球水上屋的數量已經接近9000間,分布在165個度假村內。這種獨特的建筑似乎有一種魔力,越來越受萬千游客的喜愛和追捧。
或許是人們對于非凡度假體驗的興趣和追求,水上屋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出現在牙買加、巴西、墨西哥、圣盧西亞等地的海邊,此外在危地馬拉、巴拿馬、洪都拉斯的江河湖泊之上也都有水上屋的影子。雖然保留了標志性的玻璃地板,這些水上屋的豪華程度卻是當年無法企及的,無邊泳池、戶外洗浴、水上吊床、星空電影、雙人按摩浴缸等設施應有盡有。
直到目前,人們對于水上屋的熱情絲毫沒有減退,就連卡塔爾、肯尼亞、莫桑比克這些并不水靈的地方,也都開始搞自己的水上屋了。
堅守
目前,在大溪地群島的118個島嶼中,已有7個島嶼的22家酒店建造了共884座水上屋。半個世紀以來,大溪地的水上屋經歷了逐漸的修建和更新換代,現已演變成高級豪華的水上套房,讓顧客享受頂級酒店式客房、私人露臺、按摩浴缸、室外觀星和獨木舟送早餐等設施和服務。這些新的水上屋同樣具有優良的選址、風景以及娛樂活動,有些甚至就在“巴厘海男孩”水上屋的原址之上。
然而當初“巴厘海男孩”建造的那些水上度假村目前只剩巴厘海茉莉雅島俱樂部(Club Bali Hai Moorea Hotel)最后一處了,由Carlisle照管。經歷了這么多年,這里的水上屋卻幾乎沒有任何變化,比其他新修的豪華水上屋原始且粗糙不少。但即便如此,Carlisle堅持不對水上屋做任何升級改造,希望能盡可能保持半個世紀前的原貌。
正當全世界的水上屋度假村都在為水上屋誕生50周年熱烈慶生并提供特別套餐時,可Carlisle和他的巴厘海茉莉雅島俱樂部對此卻不以為意。
“我全然不知50周年紀念這回事兒,也不打算搞什么特殊活動?!?Carlisle說。
要說倒也沒什么必要,他們50年前就已經搞過了。
(文圖來源:大溪地旅游局、Jay Carlisle、Hugh Kelley、TravelAssociates、Per Aquum、Getting Stamped、personne.ru)